网站主页 利妥昔单抗 新闻专题 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与副作用

利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与副作用

发布日期:2022/9/6 16:39:56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成人中最常见的血癌形式,NHL最常见于B细胞,B细胞是负责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资助了利妥昔单抗的开发,利妥昔单抗是最早的单克隆抗体(针对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抗体)癌症治疗选择之一,它在提高NHL患者的生存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Rituximab.jpg

作用机制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中不存在。该抗原表达于95%以上的B淋巴细胞型的非何杰氏淋巴瘤。在与抗体结合后,CD20不被内在化或从细胞膜上脱落。CD20不以游离抗原形式在血浆中循环,因此,也就不会与抗体竞争性结合。利妥昔单抗与B淋巴细胞上的CD20结合,并引发B细胞溶解的免疫反应。细胞溶解的可能机制包括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D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ADCC)。此外,体外研究证明,利妥昔单抗可使药物抵抗性的人体淋巴细胞对一些化疗药的细胞毒性敏感。 

不良反应

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以下副作用。这些病人大多数曾接受过多种治疗而且预后较差,这里所列的副作用不一定与使用本药治疗有关。

滴注相关症候首先表现为发热和寒颤,主要发生在次滴注时,通常在2个小时内。其他随后的症状包括恶心,荨麻疹/皮疹,疲劳,头痛,瘙痒,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舌或喉头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鼻炎,呕吐,暂时性低血压,潮红,心律失常,肿瘤性疼痛。其次常见的是原有的心脏病,如心绞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加重。用药的不良反应随着滴注的继续而减轻。

少数病人发生出血性副作用,常常是轻微和可逆性的。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为1.8%,严重贫血的发生率为1.4%。

尽管本药可诱发B淋巴细胞的清除,并与血清免疫蛋白减少有关,但在病人中,感染的发生率并不比预期的高,严重感染的发生明显少于传统化疗。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1年内,病人中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和12%,这些感染是常见的,非机会致病菌感染,而且是轻微的。

本药单一治疗在临床上并未引起明显的肝肾毒性,仅观察到肝功能参数的轻微、暂时上升。发生1%以上的副反应如下:

全身反应:腹痛,背痛,胸痛,颈部痛,不适,腹胀,滴注部位疼痛。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血管扩张。

胃肠道:腹泻,消化不良,厌食。

血液和淋巴系统:白细胞减少,淋巴结病。

代谢和营养紊乱:高血糖,周围性水肿。LDH增高,水肿,体重减轻,面部水肿,低血钙,尿酸升高。

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肌痛,骨痛,张力过高。

神经系统:眩晕,焦虑,抑郁,感觉异常,躁动,失眠,紧张,嗜睡,神经炎。

呼吸道:咳嗽,哮喘,喉痉挛。

皮肤及附件:盗汗,出汗,皮肤干燥。

特殊感觉:泪腺分泌紊乱,耳痛,味觉障碍。

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困难,血尿。

其他的少于1%病人发生的严重副作用如下:凝血功能紊乱 ;肌酸磷酸激酶增加,高血钙 ;自发性骨折 ;皮肤肿瘤复发。

禁忌症:禁用于已知对该产品的任何成分及鼠蛋白高敏感的病人。哺乳期妇女、儿童。

分享 免责申明

欢迎您浏览更多关于利妥昔单抗的相关新闻资讯信息